(3)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 ( )
(4)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即被感知。--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 5)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王守仁 ( )
【探究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划分:
有一天,庄子和他的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地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于是庄子说:"鱼是多么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很快乐呢?"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呀,你怎么知道鱼快乐不快乐呢?"按照惠施的说法,不是鱼就不知道鱼的快乐。那么不是物就不知道物的道理了。由此推论下去。世界上就没有可以认识的东西了。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哲学上的什么问题?
2、惠施的话属于什么观点?
3、我们的思维能不能反映现实世界?
4、 探究结论: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
阶段小结: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
2.基本问题的内容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问题----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探究4】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阅读教材P11-12,思考: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加以说明。
◇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
(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
◇探究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