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案5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教案5第3页

  寒冷,热量不足,草场面积广布,地广人稀,人均草场面积大,畜牧业发展条件好;临潭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人多地少,农业类型以种植业为主。

  【教师总结】农业的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关系。

  【承转过渡】一块地上要种什么,是由谁决定的?人。人又是根据什么来决定种植什么作物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2.农业区位因素

  教师要求学生读图3.3,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学生读图】总结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教师小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有很多,依据其属性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光、热、水)、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交通、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

  【承转过渡】我们在农业区位选择时,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为的是物尽所能,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决策者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但在在综合考虑时,不可能面面俱,因而要抓住主要的、影响最大的因素,我们称之为主导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对农业会产生哪些影响呢?下面大家快速完成探究一。

  【学生合作探究并展示】

  【承转过渡】通过案例分析,我们看到主导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那么影响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教师展示】展示案例"卓尼县博峪村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