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回答:(1)遭遇:都曾遭到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或都曾是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2)问题: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
(3)作用:推动会议取得圆满的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4.教师提问:万隆会议体现出怎样的精神?万隆会议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影响:万隆会议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逐渐推行开来。
(二)"非洲年"
教师提问:观察《非洲独立进程图》,并结合教材回答以下问题:
(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哪个地区展开?
(2)埃及爆发了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哪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建立了什么国家?
(3)推翻法国殖民者是哪国的民族解放战争?
(4)1960年为什么被称为"非洲年"?
(5)非洲最后一个独立的国家是哪个国家?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1)北非。
(2)英国。埃及共和国。
(3)阿尔及利亚。
(4)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5)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意义: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教师补充: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横穿埃及境内,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东西方海运航道。为了控制这一通道,英国在运河地区驻有大量军队。埃及新政权建立后,坚决要求收回运河,最终迫使英国撤走了占领军。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第89页,回答问题。
(1)古巴历史上在经济和政治上受哪个国家的控制?
(2)古巴革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结果如何?
学生回答:(1)美国。
(2)卡斯特罗。结果: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2.材料展示:
"今天,我们真正实现了真正的主权、真正的尊严和真正的自豪......今天我们说,我们的财富已经归还我们了。"
--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时的演说
教师提问:(1)材料中"我们的财富"是指什么?"财富已经归还我们"是什么意思?
(2)对于巴拿马人民来说,他们也有一个这样的财富,它的命运和埃及人民的这个财富有着相似的命运。请你说出这个财富的名字,并介绍一下这个财富归还的过程。
学生回答:(1)苏伊士运河。1956年埃及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