臾,羡长江之无穷"、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人生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等,都是用永恒不变的自然与短暂多变的人生相比照,意境博大而悲凉。
请男生读,读出意境来。
老师小结
行文至此,笔锋陡转,由前面的盛赞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慨,与前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将我们从欣赏美景引到触摸王勃的内心世界,激发我们的思索:是什么使得王勃走投无路?他该怎么办?
四、学习第五段
问十:有人说:这段文字表达了王勃强颜欢笑的无奈,你认为呢?请从文中找依据。
明确:虽有消极、怨愤,但更多的是旷达、乐观。虽然文中用了冯唐、李广、贾谊、梁鸿的典故自比,但作者紧接着写道:"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现了乐观向上的情怀。然后连用六个典故进一步表明心志,在如此际遇下不甘沉沦,自我砥砺,实属难得。
冯唐、李广
自我宽解
贾谊、梁鸿
贪泉、涸辙
北海、东隅 乐观向上
孟尝、阮籍
问十一:这一段,作者抒情采用了什么方式?
明确:借用典故。
[步骤四:总结]
问十
明确:文以情胜,打动读者的不光是华丽的辞藻,更是交织于王勃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的思想感情。写文章也要写出波澜、写出情志。抒情一要写出情感变化;一要注意用多种方式。
回顾板书。
兴
乐观旷达
景 事 宇宙 人生
悲
融情于景 触景生情 直抒胸臆 借典咏怀
[设计说明]突出本课重难点,指导写作。
[步骤五: 拓展与思考]
一、 相似的性格,易生相似的际遇;相似的际遇下,易成相似的情感。同样才华横溢而又恃才傲物的李白被逐出长安时,在与朋友饯别的宴会上作了一首《行路难》,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我们看看他此时的情感是怎样的?
投影《行路难》,学生齐读、讨论。
明确:这首诗也和《滕王阁序》一样,由宴乐想到自身的失意,感到前途茫然,再通过联想历史人物的际遇,结尾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振起,表现了乐观旷达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