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10《信条》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
语文:3.10《信条》学案(2)(新人教版必修4)第4页

的一个字--一个大大的"看"字。

  常识是最重要的。没有常识就不能够生存、生活,就不能够进行学习与发展。人生从孩子开始,也就是从常识开始。"看"是观察,也是学习。多看、多学,进而深思,想清楚认清事理。

(五)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写一条自己的人生信条。

示例:

1、 失败和成功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

2、 你无法要求别人怎样,但你可以要求自己怎样。

3、 只有多读书,才能不断扩大知识面。人的知识面愈广博,视野愈开阔。

4、 天助强者。

5、 在任何处境中,都要保持着平静乐观的心态,保持着幽默。

6、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学会欣赏别人。

7、 生命是一种过程。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六)研读,总结主旨

《信条》,本文从自己年幼时学到的朴素的信条谈起,深入探讨人生哲理,阐述了生活、生命的信条,其实都在真实的生活中,它们对每一个人的人生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七)感悟文章哲理美,思考本文语言美的特点

  机智、幽默、朴实

(八)掌握随笔的文体特点

请同学们思考所学的一般散文、杂文的特点,总结随感文体的特征。

提示:1、"随笔"主"理",是说理的,重"讲谈"色彩,较为冷静;

2、"随笔"面向人生,咀嚼人生况味,重哲理感悟;

 3、"随笔"讲求"文化"品味,读之能增人智慧,令人玩味不尽;

4、"随笔"取材"小中见趣";较为"闲适";

5、"随笔"语言推崇幽默,较为惬意。

(九)总结

读《信条》一文,让人想到了《论语》。孔子讲仁、义、礼、智、信,强调实行,使之成为人的内在。富尔格姆这里强调实践,不仅个人一生的方方面面要实践,而且要扩展到世界与社会政府的行政。

四、拓展延伸

 (1)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人,必须保持自己的生命力。(2)生命力的保持与发展有待于欲望的满足。(3)追求欲望的满足,也即追求利益。(4)人与人之间,各自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发生矛盾冲突。(5)如果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过于激烈,毫无调和之余地,势必同归于尽。(6)为了保持社会生活的继续存在,必须对于个人利益冲突加以调节,使人与人之间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7)这类准则即是道德。

  道德起源于原始社会,当时既未分阶级,也未分等级。在阶级社会,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但道德都是调节个人行为的准则。

人,作为具有社会性的生命,不但有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的需要。《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这是人的物质生活需要。物质生活还需要衣服、居室、舟车等等。但是人不仅有物质生活,还有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生活。何谓精神生活?精神生活即是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何谓真?真即是对于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何为善?善即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也即道德。何谓美?美即艺术的享受。其他动物对于事物只能有感觉,人类则具有对于事物的理性认识,并努力追求真理。别的动物也有合群的,人则具有社会生活的自觉,有意识的实践善的原则。人更以创造艺术品作为一种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