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时质疑白居易《荔枝图序》: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投影荔枝干、当场剥开]
作用:以此引入话题,亲切活泼,符合阅读心理。原原本本引用为后文提出不同看法提供依据。
2. 练习形式:课文中引用了许多古诗句来说明有关荔枝的知识,试指出下列引诗的具体说明对象。[见课件]
通过观看图片、原文等方式指出说明对象,进而概括出引用文字所在自然段的大意。知道了引用文字的用处,这一自然段说明的重点就自然而然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3. 引用的作用
这些引用确凿可信,有极富韵味,给单调的说明文增添了亮色,使其显得生动活泼,富有文采。
六、学生速读课文,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概括段意。
接下来,请大家快速地通读全文,筛选各段关键信息,有的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引用的作用分析过了,有的还没有分析,但信息点也比较明显。请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并将其用"--"串成一条直线,写在课前请大家准备好的白纸上,字写认真些,写大些。
请最先完成任务的同学举手示意,历时最短的三位同学决出之后,我们将投影他们的阅读成果,由同学们评出一名"阅读能手",他将得到由老师我个人赞助的荔枝干若干,一饱口福。
1.[实物投影仪投影]
参考:质疑《荔枝图序》--外壳--颜色--果形--大小--膜--肉--不耐贮藏--核--花--产地--品种(图谱)--移植--发展前景
2.展示教师概括的结构图。[见课件]
3.重点考察巩固:看图(荔枝的果实)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七、随堂练习
指出下列各段所用的说明方法。
八、布置作业(课外练习)
1. 筛选课文主要信息,把这篇文章改写成一段一百字左右的平实的说明性文字。
2. 课外阅读《语文读本》上的"生命的旋律"这一章节的数篇科学小品,(包括《螳螂猎食》、《天鹅》、《葵与向日葵》、《马铃薯》),体会其科学性、文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