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4 第二章 5-6波的干涉、衍射 多普勒效应 学案
2018-2019学年教科版选修3-4 第二章 5-6波的干涉、衍射 多普勒效应 学案第3页

解析 由题图可知A点为波峰与波峰相遇,是振动加强点;B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加强点;C点是波峰与波谷相遇,是振动减弱点.

一、波的叠加

[导学探究] (1)两个同学分别抓住绳子的两端,各自抖动一下,绳上产生两列凸起且相向传播的波,两列波相遇后是否还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

(2)当教室内乐队合奏时,我们听到的某种乐器的声音与这种乐器独奏时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这种声音是否受到了其他乐器的影响?

答案 (1)两列波相遇后仍然保持原来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并没有受到另一列波的影响.

(2)相同,没有受到其他乐器的影响.

[知识深化] 对波的叠加的理解

(1)波的独立传播特性:几列波相遇时各自的波长、频率等运动特征,不受其他波的影响.

(2)波的叠加原理:在几列波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例1 (多选)如图2所示,波源S1在绳的左端发出频率为f1、振幅为A1的半个波形a,同时另一个波源S2在绳的右端发出频率为f2、振幅为A2的半个波形b,且f1

图2

A.两列波相比,a波将先到达P点

B.两列波在P点叠加时,P点的位移最大可达A1+A2

C.b的波峰到达P点时,a的波峰还没有到达P点

D.两列波相遇时,绳上位移可达A1+A2的点只有一个,此点在P点的左侧

答案 CD

解析 因两列波波速相等,故两列波能同时到达P点,A错误;因f1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