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认识到"存百姓"的重要性,在隋朝基础上的制度创新,自己用人方面的不计前嫌,不拘一格,广开言路,从谏如流,开创了盛世局面。
清单三 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背景
(1)唐朝初年:中国北方、西部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唐高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2)唐太宗时:开始着手经营中国边疆。
2.措施
(1)武力讨伐:629年以后,派李和李靖等大将,分别讨伐经常骚扰唐朝边境的少数民族。
(2)设置机构:在东突厥,设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在西突厥,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3)册封后嗣:630年,唐太宗被西北各民族首领尊为"天可汗",唐政府负责册封这些首领的后嗣。
(4)和亲通婚: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求婚请求,派文成公主入藏。
3.结果
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统一的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唐朝民族团结和发展的原因:①唐朝作为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之朝,为大规模开展民族交往提供了物质条件。②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也对周边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③唐朝辽阔的疆域、发达的交通,都为中原与边疆的沟通、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④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清单四 唐太宗的对外政策 开放的对外政策 1.表现
(1)开放政策:
①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
②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
③对堕婆登、拂菻使者,唐太宗都复信答礼,回赠物品。
(2)宗教政策:
①唐太宗提出"示存异方之教"。
②召见去天竺取佛经的玄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