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美国,对这次会议并不热心。当会议讨论美元汇率稳定问题时,刚刚从货币贬值中尝到甜头的罗斯福向大会发去了一份"炸弹电报":美国拒绝任何形式的货币稳定,"一个国家的幸福生活,主要决定于本国健全的经济制度,而不是看它的货币同别国的货币兑换时的价格高低"。[3](P.72)这份电报实际上表明了美国根本不愿意实现货币稳定。"炸弹电报"确实起到了炸弹的效用,与会各国宣称继续开会无疑"纯粹是浪费时间"。这种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做法使得会议不欢而散。
会议不欢而散,救赎无果而终。人类丧失了一次绝好的自我救赎的机会。
经济乱象使得一些国家在经济危机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最终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法西斯的侵略扩张把世界推向战争的深渊,人类迎来了史上最为灾难的时代。各国都为此付出了不同程度的代价。这个惨痛的教训使各国意识到,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建立稳定的经济体系不仅是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还是维护世界长久和平的重要保障。所以,尚未完全从战争中走出的世界各国于1944年就开始着手谋划建立战后的国际经济秩序,以避免悲剧的重演。
这次的努力能有结果吗?会不会重蹈1933年的覆辙?让我们先看一下战争对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影响吧。
【设计意图】把本课的教学内容向前延伸,并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补充了1933年国际金融和经济会议的内容,是为了更好地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的前因,让本课的内容不再孤立,并借此构建历史事件的完整结构。
二、冰·火--战争改变的世界
阅读教材P104页《历史纵横》。
【教师引导】从《历史纵横》中可以看出,与饱受战争摧残的欧洲相比,受战争影响较小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战后初期拥有了绝对优势的经济实力。对此,1947年6月,英国外交大臣欧内斯特·贝文感慨地说,美国"今天正处在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拿破仑战争结束后,英国掌握全世界财富约30%,而今天,美国则掌握大约50%。"[4](P.12)
战争使欧洲各国整体衰落,使他们面临着严峻的经济恢复任务。而他们要想在短期内恢复经济,只有寄希望于美国。战争把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发展以这样一种方式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美国成了他们共同的"救命稻草"!(事实也正是如此,战后西欧各国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