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四 古诗两首》导学案
教科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屋四 古诗两首》导学案第2页



1、复习阅读古诗的方法:①解诗题,知作者;②抓字眼,明诗意;③多诵读,悟诗情。

2、自主合作,学习古诗,看能否读出诗中蕴涵的哲理。

3、组织交流自学情况。如《观书有感》的交流:

  ①第一个要求,谁愿意来读读这首诗?(出示全诗,指读)

  ②交流学生对诗句意思的理解。把诗意连起来说说。先说给自己的同桌听听。

  ③指导朗读、背诵这首诗。

  ④引导学生质疑,引入对哲理的理解。

  教师可以启发:这首诗学完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呢?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为什么诗中却没有提到读书?它和读书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也就是说诗人看到方塘,为什么联想到读书呢?让学生明白:源源不断的活水能使池塘变得如此清澈,那么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就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

  ⑤小结:朱熹先生写了这么一首写景的诗,非常优美,巧妙地把读书的道理蕴藏在里面,使人们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观点、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像这样的诗也叫"说理诗"(板书:说理诗)。

  ⑥体会诗句的运用。

  可以启发:朱熹先生说理非常地巧妙,所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脍炙人口,千年不衰。我们都知道学习古诗除了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

  请学生举一举生活中运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诗的例子,讨论交流。

4、阅读总结。

活动一:自主学习

活动二:合作探究

活动三:积累内化

活动四:拓展延伸

1.积累内化。

  (1)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分别写一段话,用上两首诗中含有哲理的句子。

2.拓展延伸。

  请学生收集其他"哲理古诗",阅读并背诵。报

1、每完成一项任务,是你闯过了一关,画一个

给自己加把劲吧。

2、自学:

"静能生慧"哦,独立闯关吧!

3、对学

完成任务以后先与同桌一起交流探究,这时要"携手前行"啊。未解决问题,待群学一起攻克。

4、群学

"思能启智"呢!对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组内解决,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由组长记录。提交全班,师生共同解决。

展示要求:

1、展形象:声音洪亮,站姿挺拔,自信大方。

2、展内容:讲解清晰,重点突出。语言流畅,礼貌得体。

3、展书写:字体端正,行款整齐。

4、展时效:每次活动不拖沓。

5、听展要求:

 会倾听

 会评价

 有质疑

 有补充

6、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最精彩的表现:

7、本节课我哪里还有待努力:

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屋四

古诗两首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