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23课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教案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3)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壁垒,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如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

  小结:从欧共体到欧盟的发展,欧洲的联合有哪些实质性的变化?性质上:由一个以经济合作为主的组织转变为一个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内容上:由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成立原因:

  (1)面临挑战: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的经济区域化也已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西欧与日本的崛起,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提出了挑战。

  (2)加强合作:美国认识到,要与西欧、日本角逐,攫取世界经济主导权,必须加强与加拿大、墨西哥的合作,组建以自己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2.成立:1994年

  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1月1日,协定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布成立。

  3、合作内容:取消障碍 实现流通

  协议规定三个国家在15年内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典型的南北双方为共同发展与繁荣而组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南北合作和大国主导是其最显著的特征。

  ①南北合作

  北美自由贸易区既有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如美国),也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区内成员国的综合国力和市场成熟程度差距很大,经济上的互补性较强。各成员国在发挥各自比较优势的同时,通过自由的贸易和投资,推动区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区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从而减少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②大国主导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自由贸易区,美国的经济运行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由于美国在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加拿大虽是发达国家,但其国民生产总值仅为美国的7.9%(1996年数据),经济实力远不如美国;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与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美国的意愿。

  ③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由于墨西哥与美国、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且在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自《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以来,美国对墨西哥的产品进口关税平均下降84%,而墨西哥对美国的产品进口关税只下降43%;墨西哥在肉、奶制品、玉米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方面,有较长的过渡期。同时,一些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部门有10~15年的缓冲期。

  ④战略的过渡性

美国积极倡导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实际上只是美国战略构想的一个前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在整个美洲建立自由贸易区。美国试图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区来主导整个美洲,一来为美国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促进其经济的持续增长;二来为美国扩大其在亚太地区的势力,与欧洲争夺世界的主导权。1990年6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在国会提出了开创"美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