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的先人在龟甲上刻上第一个字时,没想到它能够跨越数千年,将信息传递至今日。我们幸福啊!能与祖先沟通。一个美国汉学家对我说:"你们中国人太幸运了,能看懂几千年前的文章,而英文却不能。"原因是,我们的汉字是表意的,英文是表音的。人类的声音一直在改变,人类的情绪一直在延续。
"将焉附"出自《左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出自《汉书》。至于出自《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天读来依旧亲切。古人的智慧,通过文字的积累,铸成丰碑。
中国字,形象、声音、辞意,三者一体,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漂亮的中国字一字一音,有四声,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杜甫有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严谨,平仄悦耳。黄绿白蓝,四种颜色,一幅画面。上句满足听觉,下句强调视觉,描绘内容如此丰富,调动感官如此愉悦,只需区区十四个汉字。
联合国有六种官方语言,即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凡文件都必须同时出具这六种文字版本,具有同等效力。在这六种文件中,中文文本永远最薄,这表明了中文非凡的表达能力。
我们的文化曾经给我们带来过什么呢?自汉代起,唐、宋、元、明、清,我们的祖国曾数次成为世界最强国,为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凡是那时来过中国的外国人,都惊叹中国的文明程度,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盛赞那时的中国繁盛昌明,工商业发达、城市繁华热闹,马可·波罗写下的游记,使每一个西方人都对中国无限神往。
可是,19世纪以来,仅百年的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开始衰落,积贫积弱,一败再败;1840年的鸦片战争,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都将西方觊觎了许久的东方神秘大门打开了。今天世界各国博物馆内的中国文物,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流失出去的。
这长达一百五十年的痛楚,中国人不堪回首啊!我们曾错误地将挨打的局面归咎于文化的厚重,似乎中国人已背负不起。错误地将自己的文化视为落后,使中国人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出路,一百多年过去了,蓦然回首,发现出路仍是我们的文化。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灿烂文化,浩瀚无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的中国人,重新接受并享受这迟来的愉悦。重新把自己的文化置放在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成熟的体现。
我们今天已清晰地看到,文化的创造力,文化的软实力。汉字的基因构成了我们灿烂的文化,灿烂的文化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乐趣。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民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教育了国人怎样去尊重文化,善待文化。文化的魅力不仅仅是带给我们感官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带给了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尊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赏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凡为士大夫者,宁可在官场有山林气,不可在山林有官场气。--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赏读:大凡作为一个文人或官吏,宁可在官场上有点傲骨表现出一种超逸的情怀,也不可不做官成了闲云野鹤以后还摆架子打官腔。"官场有山林气"表现的是个性,是不为功名所累的飘逸风致,让人生敬;"山林有官场气"表现的是功名挂心,是虽在山野仍慕荣华的世俗气,让人生厌。
1.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