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场时的肖像描写 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
(黛玉眼中的宝玉) 眼熟亲切
《西江月》: 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明贬暗褒、正文反作)
假托封建卫道士者的口吻,对宝玉似嘲实赞,巧妙赞颂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
语言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心直口快、与黛玉心灵相通
描写 赠黛玉表字:有民主平等意识
动作(摔玉):平等意识
小结贾宝玉的形象分析:英俊多情、叛逆、勇于反抗、追求自由平等、放荡不羁
本文的写作特色:
1. 调动多种手法描写人物出场。(有详有略,有虚有实,有单独介绍、有集体介绍)
2. 通过人物语言反映人物性格。
3. 通过典型的环境来反映贾家的情况。
结语:我们现在学的《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的序幕部分。序幕仅仅是开始,好戏还在后面。我们不能使时光倒回去,但读《红楼梦》可以使我们看到那二百五十年前的封建社会,感知它,认识它,开阔眼界,了解生活,分辨真、善、美与假、恶、丑,提高思想境界。从另一方面讲,尽管有的同学看过《红楼梦》电影或《红楼梦》电视连续剧,但那都经过编导的改编,演员的再创造,其中高低优劣不读原著是没有发言权的。因此,希望同学们能在课余读一读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古代小说高峰的《红楼梦》。
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都十分重视人物第一次登场亮相,通过外貌描写初步显
示人物性格特点,给人初次但却不易忘怀的印象。课文写王熙凤登场亮相效果极佳,这是因为作者选择了适当场合、适当的时机,把握住人物的地位、身份、性格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