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无私帮助失学儿童、孤儿、残疾人近200人,而他和家人却过着简朴的生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决定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了人间。
在丛飞病逝以后,某网站上的网民对他的行为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人认为,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颂扬。也有人认为,丛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是应大力颂扬的,因为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请运用人生观、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分)
〔答案〕(1)人生价值必须通过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才能说明。而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是首位的。"牺牲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去捐助他人并不值得赞扬"的说法,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 (2)丛飞在奉献于社会的同时,实现了自己服务他人的理想、个人也因此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其行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典范,获得大力赞扬。 (3)两种看法体现了不同的荣辱观,这是由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要确立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价值判断的基本含义:P99w.w.w.302edu.c.o.m
2、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P99-101
(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的价值标准)
3、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1)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阶级性(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P102
判断正误:1、人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一成不变的 2、要实现人生价值就要牺牲个人利益
3、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总是统一的。 4、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5、集体主义已成为我国每个公民的价值取向。
例4、(04年广东)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旧咦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这说明()
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有客观标准
C.两者的评价都受到乡土观念的影响,把自己家乡的荔枝说成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