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2 主流思潮--国家利益与意识形态
【知识点拨】 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出现了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二战期间,为了反对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势力,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走向结盟。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的冲突日益显现,最终导致了美苏战时同盟破裂,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其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与国家利益的对抗,成为世界局势相对不稳定的根源,也是至今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思想根源之一。
【考题例证2】 (2018·广东佛山调研)美国政府在1961年向尼日利亚政府提出了农业技术援助计划,批准使用23万美元的资金,用于与尼日利亚在农业扩展和培训领域内的技术合作项目。它对刚果也有类似的技术援助项目,签署了一份关于在刚果共和国发展农业的合同,通过刚果多种工艺学会在刚果发展农业教育和扩展项目。美国政府这些措施的主要意图是( )
A.缓和东西方对峙状态 B.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
C.同苏联进行冷战对抗 D.消除全球发展中贫富差距
解析 材料中美国援助的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故不能缓和东西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故A项错误;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繁荣是美国援助非洲的影响,但不能体现出二战后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意图,故B项错误;二战后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美国援助非洲,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发展,与苏联冷战对抗,故C项正确;消除全球贫富差距,不能体现出二战后美国谋求世界霸主地位的意图,故D项错误。
答案 C
视角3 历史趋势--世界政治的多元化、民主化
【知识点拨】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多极化趋势出现与加强,实质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承认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等于承认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潮流,这是世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