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一 考点二 论证相关分析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语文新大一轮通用版教师用书:专题一 考点二 论证相关分析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尽管如此,文章评点自宋代以后就一直十分兴盛,流传十分广泛,深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甚至传播到日本、韩国等。尤其是日本,不仅刊刻了许多中国文章评点之作,而且日本人自己也从事中国古文的评点,产生了一些著名的评点家,如赖山阳、竹添光鸿等。

选项 文段运用日本刊刻并从事中国古代文章评点的事例,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对日本影响巨大。(  )

理由:                                    

                                    

答案 错误。旨在证明"中国古文评点的流传十分广泛"。

2.原文 "意"是相对于"法"而言的。后者主要是指人工的因素,人为的约束与规范。在崇尚精神意趣、推重性情的宋代,人们所追求的是个人思想感情适意畅神的表达,"与其师于物者,未若师诸心"。这样自然就会对某些传统的矩式或成法有所逾越与突破,"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从而为个人意趣情性的抒发争取到较为充分的空间。

选项 文段论述了"意"与"法"的不同,而"法"有助于"意"的抒发。(  )

理由:                                    

                                    

答案 错误。"而'法'有助于'意'的抒发"错。"法"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意"的抒发。

3.原文 意象虽然通常用在艺术创作中,其实,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也有,而且只有首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产生了意象才有可能将其表现为作品中的意象。陆游《咏梅》云:"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这梅就不是自然物象,也不只是情象,而是意象了,因为这中间寄寓着陆游对自身经历的独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