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学案(2)(人民版必修2)
历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学案(2)(人民版必修2)第2页

【解题说明】此题以《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内容为情境入手,考查此法案所产生的作用,要求学生对材料有一定的解读能力和对选项的辨别能力。联系课本知识可知,扩大内需是以大兴公共工程,刺激出口是以美元贬值,故②④易排除。

  【参考答案】C

  例2(2007·高考天津文综卷)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解题说明】根据题旨结合课本知识可以知道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采取有力措施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复兴,根本目的是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而国家工业复兴法是其中心措施.据此可以得出A为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A

闯关训练

选择题:

1.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国家应积极干预经济生活,增加有效需求,以防止新的经济危机发生。下列选项中与上述主张最为贴近的是( )

  A.凡尔赛体系 B.罗斯福新政 C.法西斯体制 D.斯大林模式

2.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 B.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D.推行国有化政策

3.当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经济政策与罗斯福新政基本内容相同的是( )

  A.推行国有化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制定经济计划 D.加大科技投入

4.20世纪西欧各国经济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时期是在( )

  A.3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后期

5.在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 )

A.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农业的计划指导

C.奖励农民调整生产结构,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6.如果在1930年从中国洛阳出发,前往美国加拿大苏联,沿途看到的不会是( )

  A.中国:"白骨遍田野""千里无人烟" B.美国:经济繁荣,工业生产高涨

  C.加拿大:人民要求脱离英国的呼声高涨 D.苏联:机器轰隆,但人们衣着单调

7.罗斯福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消灭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主要是因为( )

  A.新政没有顾及劳动人民的利益 B.新政没有缓和阶级矛盾

  C.新政削弱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D.新政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

8.美国罗斯福新政能够取得成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从根本上调整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B.政府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用计划经济取代了市场经济 D.政府全面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9.罗斯福和胡佛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在于 ( )

  A.要不要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危机 B.要不要维护自由企业制度

C.要不要由政府出面全面干预经济 D.要不要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