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两课时)第3页

 生:(学生再一次两种形式朗读这句话,语气一种是由弱到强。一种是由强到弱。精彩)

师:(课件展示教师阅读批注的文本内容。)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真会阅读。你看,阅读一句话的时候,抓住重点的词语反复咀嚼,不仅读出了词语背后的信息,还读出了词语内在的感受。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句一句也没有写小女孩,去掉可以吗?

生:不成,这是环境描写,很重要。通过细读,我们感觉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此恶劣,预示着故事的悲惨,小女孩的不幸。(掌声)

(二)恐惧

师:是啊,就这样慢慢地读啊,细细地品。看,小女孩就这样向我们走来。那就细读这段后几句话的描写,哪个词语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等分享给我们。(学生默读,而后发言。)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生:是啊,小女孩从头冷到脚。我还想补充,这里说是"大年夜","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我眼前仿佛看到这可怜的小女孩就这样光着头赤着脚向我们走来。

生: "一向是他妈妈穿的"也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教师因势利导)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好啊,就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生:我从课文的最后一句"小男孩说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摇篮"一词说明小女孩的鞋非常大,这是安徒生用夸张的写法。

师:你看他多会读书,安徒生多有童话趣味啊。他发现了"摇篮"背后的信息和修辞方法。你再读读这句话,看看在"摇篮"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生:本来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已经很冷了,再加上我又读到的"又黑又冷",我体会到,天简直冷到了极点。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

生:我还想补充,"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这"吓"是因为"冲",可以想象小女孩心里恐惧的程度。(板书:"恐惧")

师: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没有办法(出示第二自然 段)--

生:"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引读)这一整天,谁也--(学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学生接读: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沉静一会儿,不让学生答)作为高年级同学,我们一定浮想联翩。那么、我们把你们想象的这些"谁"去掉,看看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去掉"谁"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