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内容本课共分为四个板块:中华民族之魂(10分钟)、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15分钟)、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15分钟)、小结(5分钟)。
教学流程
导入 讲解 总结 课堂测试
时间安排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导入:
(3分钟)
1、导入新课(运用电脑课件展示)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我们知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今年寒假云南鲁甸发生了一场地震,给咱们的人民带了巨大的灾难。在每次灾难面前,总有那么一些人坚持在救灾前线,展现了令人敬佩精神,谢樵就是其中一员。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视频新闻。
【板书: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观看视频
视频导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入本堂课的教学。
讲解
(7分钟)
讲解
(15分钟)
讲解
(15分钟)
课堂总结(2分钟)
课堂作业(3分钟) 2、 中华民族之魂
教师: 鲁迅曾经说过: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刚才视频中的谢樵也称得上咱们"中国的脊梁"。
教师:2014年对于中国来说也是多灾难的一年,老师选取了2014年中国灾难记事的部分,现在呢,请同学结合教材
P71-72页内容,思考问题:
1、中华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风雨却始终锐气不减?
2、这种精神和文化有什么联系?拥有怎样的作用?
【板书:中华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民族精神的作用】
教师:下面请同学回答刚提出的问题。
教师总结:刚同学已经说了,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咱们的中华民族之魂。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力量,使中华民族历经千年风雨而不衰,具有精神支柱、精神纽带、精神动力的作用。那么我们民族精神的具体的基本内涵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老师将和大家玩一个游戏"有奖竞猜"。现在我们将班上分为四个小组,游戏将通过四个环节展开:听、析、看、评四则材料,老师在ppt上呈现四则材料,在听到老师的"开始抢答"的指令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最后获分最高的组将获得奖励。
【ppt展示四则材料】
(1)团结统一
【听】教师在PPT上给出材料:歌曲片段《五十六个民族》、《七子之歌》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虽然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七子之歌》】
【板书:是什么:基本内涵】
教师总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为了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无论是在和平发展时期还是在民族危亡关头,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使任何分裂、侵犯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
(2)爱好和平
【析】教师在PPT上给出材料:
中新社北京11月12日电 (记者 吴旭 马佳佳)作为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中规模最大、出席规格最高的会议,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一直是促进与会成员进行全面沟通、推进区域合作进程深入的重要场合。在本次APEC会议期间,各成员在多领域弥合分歧,对话合作,共同助力亚太和平发展,为区域合作带来新契机······
教师总结: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国一直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不渝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勤劳勇敢
【看】教师在PPT上给出材料:红军过草地、四渡赤水、南泥湾垦荒的图片
教师归纳: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品德,这是这种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立业根基。中国共产党在自己长期的奋斗历程中,将勇敢精神发扬光大,使艰苦奋斗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领导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4)自强不息
【品】教师在PPT上给出材料: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
教师归纳:自强不息精神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成为鞭策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永恒精神力量。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了"有奖竞猜",我们得出了四个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这四个基本内涵相辅相成,都共同体现了一个主题,即:爱国主义。而在新时期更要求我们要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4、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民族精神具有巨大的作用,而爱国主义又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那么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又是如何的呢?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在ppt所列的表格结合课本p74-75页,完成表格,一会儿请同学作答。
教师总结:1、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的原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一面旗帜、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的特征: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是具体的 。
A.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B.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
教师:我们说不同时期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那么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ppt展示课件】
教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爱国主义:致力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把黑暗的旧中国改造成光明的新中国。现阶段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3、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A.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
B.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建设和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
教师:我们说提倡理性爱国,近来我们知道中日关系由于中日钓鱼岛之争持续僵持,而在深圳一些民众为了表达他们对日的不满和自己的爱国情感在深圳组织了一系列的抵制日货、游行示威、甚至打砸日系车辆的活动。我们来看看图片请同学们思考评价这种行为。
【ppt展示】
教师总结:提倡理性爱国,反对民族主义情绪。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建设和繁荣祖国;反对侵略,保卫祖国;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国家尊严,展现民族风采 。
教师进行归纳,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内容。【ppt展示】
1、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说:"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这里的"民魂"是指( )
A.中国人民的反抗精神 B.中国人的脊梁骨
C.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D.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2、我国先秦时期就有思想家提出"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这说明我国自古就有的精神。( )
A.爱好和平 B.对外扩张 C.大一统 D.利用和亲促进安定
3、活动探究:结合本节课所学和社会现状,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
教师:今天学习的内容到此就靠一段落了,让我们在一首歌中结束本堂课。【ppt播放《大中国》】
跟着老师的引导看材料
学生答: 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之魂)
认真听规则
生答:团结统一
生抢答:爱好和平
生抢答:勤劳勇敢、艰苦奋斗
生抢答:自强不息
看书学习并作答
认真听讲
评价抵制日货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不理性爱国的一种表现。
做笔记,跟着老师思路理线索。
做题
在歌声中感受强大的民族力量。
以视频和材料引入新知,同时让学生体验民族精神的力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
本环节主要是以游戏的方式将民族精神的的四个方面通过材料来展示出来,形式上以游戏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材料内容丰富,多样,并且与时事热点结合,扩宽了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增长了知识。符合新课改理念下的让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为主导,让学生快乐轻松的学习。
本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意识,通过辨析题和社会热点链接引导学生留心天下事,关心国家时政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总结课堂
用三个练习题来巩固今天的所学内容,借助习题,对习题加以适当引申,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积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