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第1章 单元序列写作(一)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第1章 单元序列写作(一) 学案第2页

  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把丘陵与山地、平原区别开来;接着又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辨异,指出它和山地的异是无明显的脉络,和平原的异是有明显的相对高差;再在诠释说明中,指出丘陵的地貌部位和形态,更进一步地把丘陵与山地、平原的过渡分界特点说明清楚。这样,从外形上、相对高差上、所处的地貌部位上,清清楚楚地把丘陵与山地、平原区别开来,丘陵的特征也就自然地被表达得明明白白了。

  2.依据说明对象的特点,确定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的顺序,常见的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问题2:指出下面这三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②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级行政区冠名"襄阳"者断续绵延: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设襄阳郡;三国、晋、隋亦设襄阳郡;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改设襄阳府;元设襄阳路;明、清设襄阳府;民国初设襄阳道;新中国设襄阳专(地)区。

③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6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