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内环境的稳态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内环境的稳态 学案第2页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体液。

  (2)内环境三种成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3.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特性

  (1)人体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血浆中大约90%为水,7%~9%为蛋白质,1%为无机盐;血浆与组织液、淋巴的成分相比,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3)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血浆中pH相对稳定与和有关。

  4.稳态的生理意义

  (1)稳态概念:在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调节作用协调各器官、系统的活动,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意义:既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也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

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

  ①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②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淋巴液中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

  (2)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

  (3)血浆中的HCO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4)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2.人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  )

  A.外环境    B.组织液    C.内环境

  解析:选C 内环境的"内"与"外"是相对的,内环境是细胞外的体内液体环境,与细胞内液相比为体内的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相比为体内的液体环境。

  3.长时间行走后,脚上可能磨起了泡,用消毒的针刺破泡时会有淡黄色、半透明、稍感黏稠的液体流出。此液体是(  )

A.血浆 B.组织液 C.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