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1992年10月,中共第十四大召开
(1)内容:确立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2)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3.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主要内容:1993年中共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中共十四大提出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2)意义:这个决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此后,一大批国有企业开始进入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为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一整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体系。
4.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
(1)内容: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意义:这些论断的提出,是中共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迈入新的世纪。
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市场经济建立并逐步完善推动了现代化建设;使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世界经济增长奇迹;使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小康,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高考真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探索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实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