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学案导学专题二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
历史:新课程学案导学专题二十(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人教版)第2页

2、维新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君主立宪,三世说)、梁启超(变法图存)、严复(用民权否定君权))

主张:

(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实践及结果:

(戊戍变法,但因政变而失败)

作用:

(思想解放作用)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2、标志:

(《青年杂志》创刊)

3、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新发展:

(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5、作用:

(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作用,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自然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6、存在不足:

(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倾向)

【探究讨论】:

为什么新文化运动把矛头指向孔教?

由于儒学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近代以来,在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过程中,思想界出现了学习西方的热潮,但中国的封建统治势力非常顽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了其特殊的政治目的,尊孔更变本加厉,因此要反封建,在思想领域就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孔教,推翻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