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本质,C项正确,D项不选。
二 世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产生: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2)本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提示:世界的物质性图示
[例2] (全国卷Ⅱ)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上述实验进一步证明( B )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物质,①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④符合题意;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有条件的,②错误;③中"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的说法错误。故选B项。
1.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坚持"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坚持"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A )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