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二 荷塘月色 学案第2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环境的特点是"幽静"。作者的心情恰好与环境吻合,从容、安闲、超脱,在没有人事纷扰的"另一世界"里自由自在,获得了暂时的宁静。

3.作者在第七段为什么会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作者是江南人,当内心郁闷时,难免怀旧思乡,惦记江南。江南那热闹的采莲景象可以让作者暂时忘却心中的烦恼。

4.课文最后写"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是否多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不多余。此处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幽静形成对立统一;内心的动荡与环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开始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宁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统一。

微任务活动二 品味语言,鉴赏评价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感。借助感觉的转移,由嗅觉向听觉转移,贴切地写出了荷香清淡缥缈、沁人心脾、断断续续、若有若无的特点,扩大了意境的内涵,烘托出环境的优雅。

2.文章第五段写月色、月影时用了一连串的动词,请结合相关语句,分析下列词语的表达效果。

词语 表达效果 泻 浮 洗 画

答案 

词语 表达效果 泻 既照应了以流水喻月光,又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使月光有了动感。 浮 写深夜水汽由下而上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景写静景,描绘雾的轻飘状态。 洗 写"叶子和花"在月光映照下呈现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状态。 画 有"人为"动作含于其中,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倩影",写出了投在荷叶上的月影之真、之美。

3.文章的第六段,作者写了荷塘四周"树"的景色,选用了一些叠字叠词。试结合具体语境,简要分析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

词语 表达效果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答案 

词语 表达效果 远远近近、高高低低 写出了树的错落有致,既开阔又有立体感,用语平实自然。 重重、阴阴、隐隐约约 传神地描写出特定环境中的景物特点,不仅写出了树木之多,而且渲染了夜色的浓重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