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力气大的同学只用一只手一个力就可以把水桶从地面提到桌面上,两个女同学用两只手给水桶两个力,同样也把水桶从地面移动到桌面上,不同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达到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在提水桶这个事件上,这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2、学生活动:
通过观察上面现象,思考该现象的共同点。
【总结】:一个力,如果它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力共同作用时产生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几个力的合力,而这几个力就称为这个合力的分力。
在大多数实际问题里,物体不只受到一个力,而是同时受到几个力。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几个力共同的作用效果相同,则这一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合力是假想的力,不是真实存在的。)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合力的过程或方法叫做力的合成。
【说明】:探究,总结,让学生在问题理解中认识到合力与分力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更加容易。
教学环节二:
1、教师活动:
根据初中学到的知识,可以知道,对于在同一直线上的力可以根据二力平衡来确定他们之间的影响,而对于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应如何来对其进行合成?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1)在桌上平放一个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上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固定好.
(2)用图钉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A点的位置应该靠近顶端中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外一端是绳套.
(3)用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伸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