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及其认识
1.李贽的离经叛道
史料一 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
史料二 李贽说:"有好女子便立家,何必男儿?"--《藏书》
据出处可知史料反映的是李贽的思想。
史料一意思是不要盲目地迷信孔子,史料二反映李贽反对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两段史料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从中可以看出李贽的思想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案 (1)对孔子权威的否定,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2)特点:反传统、反教条,离经叛道。
2.黄宗羲的法制思想
史料 黄宗羲以"托古改制"的笔法,肯定"三代之法"是"天下之法",而批评①三代以下之"法"为"一家之法"。他②倡导民治、反对封建专制,主张立公法、废私法。......他指责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
史料为黄宗羲的法制思想。①意为封建法律是一家之法;②黄宗羲的法制主张。
根据史料概括黄宗羲的法制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历史影响。
答案 法制思想:倡导民治,主张立公法。影响:揭露和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为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3.顾炎武的思想
史料 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载之空言,不如见诸行事。--顾炎武
从史料中"明道""救世""行事"可以理解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