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B
5.第三段结尾画线的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作者使用了"惊醒"一词,好在哪里?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知道一个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无外乎这三点:一是在篇首,有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引出话题、为下文做铺垫等作用;二是在篇中,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三是在结尾,使感情升华、主题深化、言有尽而意无穷。另外,从前后语境分析,作者运用"惊醒"一词,突出了自己对突然来临的秋色的感叹。
参考答案①直接触发了作者对秋色的集中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②彰显了秋色的突如其来,表达了作者对秋色之美的惊叹。
6.文章结尾说:"'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解析本文意在表达一种对秋色的赞美和感叹之情。把握了这一点,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具体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作者通过对古代诗人赞美秋色的诗句的引用,说明了古人与今人的感受也是有相通之处的。因此"过去"与"现在"并不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语言运用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日,有媒体报道,在实现新高考改革的上海,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仅占总数的30%;浙江的近30万考生中,选考物理的也只有8万人。① ,对学生来说,"物理太难"使得作业量大幅增加,② ,可谓"性价比太低"。在不少家长看来,高中物理中的牛顿力学、电磁学等知识太过高深,不从事科学研究的孩子们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常识也就绰绰有余。对学校而言,③ ,因此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欠缺的学校倾向让学生放弃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和带头学科的物理却遭冷遇,这让很多物理学界人士"心塞"。
解析第①处是过渡,由前面的报道转向后面的原因分析,结合前后文,此句应总结上文"物理选考的冷遇",同时引出下文"对原因的分析";第②处前面"物理太难""作业量大幅增加"与后面的"性价比太低"都是在分析学生不选择物理的原因,"性价比太低",就是收益小,也就是"分数可能不高",因此填写"还不一定能取得高分";第③处是从学校角度分析原因,从后面的"因此"可以看出前后句的逻辑关系,"一些优质教育资源欠缺的学校倾向让学生放弃物理",前面就应该写物理学科和教学资源的关系。
参考答案①物理遇冷背后有多方面原因 ②还不一定能取得高分 ③物理学科非常依赖教学资源
8.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2017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认为,凡是搞金融的都必须持牌经营,这样就一定能实现监管全覆盖。同时,要警惕打着普惠金融旗号的违规欺诈行为,只要提高了公众的风险意识,合法金融和非法集资的区分才能轻而易举。论坛还表示,普惠金融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公众的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特别是针对所有老年人,避免他们踏入"庞氏骗局"的陷阱。
①全部做到持牌经营,也不一定就能实现监管全覆盖。
②
③
解析解答此题,注意通读语段,理解句意,结合逻辑思维正确判断。"公众的风险意识"与区分"合法金融和非法集资"不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轻而易举"显然是夸大了"公众的风险意识"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所有老年人"属于扩大了对象的范畴,以偏概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