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主观背离客观的主观唯心主义做法最终是要失败的
D只有正确意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2014年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作为一项新生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开拓前进。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材料启示我们( )
①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②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④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检验和发展真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记忆往往带有一定的情绪色彩,虽然记忆的具体信息,如事发地点等一般不会改变,但与记忆相关的积极或消极性质有时会发生变化。研究表明,负责编码情绪信息的是大脑中的杏仁核区域,负责编码情境信息的是海马齿状回。从哲学的角度讲,这一论断说明( )
A. 客观事物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但可以不断地被人类所认识
B. 意识具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是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C. 客观存在的事实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
D. 科学研究是带有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可以创造出新的客观规律
4.《菜根谭》里面有一句话:"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意识可以决定一切
C.物质世界的运动是遵循规律的
D.事物是不可认识的
5.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
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6.一盆兰花放在这里,诗人看见气质:"啊,多么高洁的气质,冷峻清丽,典雅脱俗。"画家瞧见造型:"哦,多么优雅的造型,茎游叶舞,婀娜多姿。"医生关注药性:"呵,多么珍贵的药材,行气解郁,镇心祛烦。"这说明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具有( )
A.目的性 B.计划性
C.自觉选择性 D.被动复制性
7."你怎样看世界,你也就得到怎样的世界。"从哲学角度看,这句话合理性在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