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三角形的特性》第3页

 (一) 导入新课(1分钟)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3、 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

一、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3、 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4、 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 例3: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流程二·合作探究、教师点拔·(20分钟) 三、 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 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62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1、2、3题。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流程三· [达标测评] ·(10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