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重点是感知文本,把握情节结构安排上的特点,掌握倒叙手法,能运用。
故事在展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过程中运用了形象易感的肖像描写手法,特别是"画眼睛"的写法,揭示了来自社会意识和民众心理的"致命毒素"对祥林嫂的迫害与摧残。
四、作业设计
【PPT呈现】
1、研读祥林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小组合作讨论初步概括出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2、探究活动:"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有"反抗"吗?她在反抗什么,争取什么?
(设计上述两个作业,旨在为下一课时的深入学习作铺垫)
3、巩固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少不更事 监生 沸反盈天 搭讪 蹙缩 寒暄 歆享
《祝福》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与重点:分析祥林嫂的形象特征和悲剧根源,探究祥林嫂抗争行为的目的及本质。
一、检查作业完成情况,导入课时教学内容
1、师述:回顾--上一课时我们一起梳理了文本的故事情节,感知了祥林嫂这位生活在社会下层的勤劳的女性遭遇的不幸;文本中"画眼睛"的手法很传神地再现出不幸与苦难在祥林嫂身上打下的烙印......
同学们课下研读了文本对祥林嫂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那么,祥林嫂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
2、指生交流各自的认知与概括
--学生交流看法
--(师生合作)明确: 【板书】
A、祥林嫂是旧中国被愚弄、被鄙弃、被迫害致死的劳动妇女的典型。
B、她勤劳、质朴、善良,对生活怀有憧憬和追求......
(一心想过"安稳日子"的祥林嫂为何会"寂然死去"?她短暂的人生历程中遭遇的苦难来自何方?她是怎样对待的?--我们来展开进一步的学习。)
二、开展课堂探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