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 福利国家培养懒汉

  

  2004莱比锡反对削减福利

  小结:福利国家也仍然是资本主义自身的调节。对于整个工人阶级来说,社会福利并不是什么无偿收入或"额外"收入。社会福利的发展也同工资的增长一样,被限制在必须保证而不能损害资本积累的范围之内,并依据其需要而变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而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从而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备课资料】福利国家

  指在政府的干预和调节下,建立了内容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资本主义国家。一般把1881年11月17日德国皇帝威廉一世发布《黄金诏书》宣布建立《社会保障法》作为福利国家产生的标志。"福利国家"这个概念则是英国人阿奇比肖普·坦普尔(Archbishop Temple)在1941年首先提出的。19世纪80年代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1911年英国的国家保险法案和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新政,都是福利国家思想的早期实践。1942年,英国经济学家 W.贝弗里奇向政府提出了《贝弗里奇报告》,首次明确地阐述了福利国家思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国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成为西方各国的官方理论。1948年,英国工党政府首先宣布建成福利国家,而后法国、联邦德国、荷兰、丹麦、卢森堡、比利时等国相继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美国现代自由主义者也把福利国家思想作为政治纲领。

基本内容:福利国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贝弗里奇,社会主义思想家R.H.托尼,美国总统F.D.罗斯福,英国首相C.艾德礼。他们倡导福利国家的动机既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又出于对社会矛盾加深的恐惧。他们认为,贫困和失业并不能完全归因于个人的无能或懒惰,是由社会不合理结构造成的。穷人和失业者是社会的受害者,理应由国家采取积极措施予以帮助。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不是任意的施舍和恩赐,享受这种福利是个人的权利。福利政策也是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缓和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安全的必要措施。他们不相信传统自由主义关于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会自发地实现正常的经济秩序的神话,反对把国家仅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