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3单元 文艺随笔《谈中国诗》 第2课时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3单元  文艺随笔《谈中国诗》 第2课时教案第2页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

  二、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品味文章的语言

方法一:学生自己找出感兴趣的句子自由发言。

方法二:教师出示投影中的句子让学生品析。

  学生没找出的,教师投影展示。参考例句: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一一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 "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三.、拓展研究

钱钟书语言精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除本文外,你还知道哪些钱钟书的趣言妙语呢?请说出几句与大家共同分享。

示例:①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围城》

②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妆的、戴了面具的必然。--《灵感》

③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阳光和空气都是好东西。--《论快乐》

  四、深层探究:

  (一)钱钟书在比喻方法论上有哪些突破?

提示:我们常见的修辞学著作,在比喻方法论上,已陷入一种彼此相沿、互相抄袭的团团转之境,千篇一律,毫无新意。钱先生不为常见所囿,从古今中外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指出了博喻、曲喻、一喻多义等手法,别开生面,自成一家。使比喻这一惯闻常见却又被人们习而想忘的修辞手法,又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示出其神奇的魔力和无穷的乐趣。

  五、课文总结

  钱钟书融会多种知识,探幽入微,条理精辟地论述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并在保证论述严谨周密的同时运用了大量比喻,使文章多姿多彩,幽默睿智。真不愧为"文化大家"!

  

  

课堂检测内容   《新新学案》阶段五1-5题 课后作业布置 1.《学业分层测评》10

2.摘抄富有哲理性的语句,做好语言积累。

3课后练习三(奥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