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无衣 教案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无衣 教案第2页

1、朗读《无衣》这首诗,思考三章的异同点,并回答其原因。

同:句式相同,内容相近。

异:每章仅三字不同。

原因:属重章复唱的手法,不仅构成类同排比的方法,便于加深所要抒发的感情,同时也为了换韵,充实和扩展内容。

2、重章复唱

每章第一、二句,分别与"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

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

["同仇":一起抗击敌人;"偕作":一起行动起来;"偕行":一起上战场:共同仇敌,而共同行动,最终一齐奔赴战场。

三方面连贯起来,内容更具体,战斗力更强。当劳动人民在强敌压境、外族入侵时,大家同仇敌忾,保卫家园,争取和平生活,爱国热情空前高涨。]

3、表现手法

这是一首赋体诗 ,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五、主题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诵读这首诗,要注意全诗慷慨雄壮的基调。

六、补充:

问:诗中在与"子"相对上用了一个"我"字,每一章中又省去两处"我"字,体味一下"我"的妙处,并运用想象,创造"我"的形象。

明确:"我"是主人公,也是主要人物形象。"我"是保卫家园的爱国者形象。

每章首句均用反问句开头,更突出主人公的爱国精神。

开头反问,后以"我"的行为("同"和"修")书写正义参军歌,爱国之情,英雄之举,跃然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