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
一 如何利用\s\up12(→(→)在s上的投影求点A到直线l的距离?
【提示】 由勾股定理得,
d=.
∴d=\s\up12(→(PA,\s\up12(→).
利用向量求点A到直线l的距离步骤:
(1)找到直线l的方向向量s;
(2)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
(3)计算点P到点A的距离|\s\up12(→(→)|;
(4)计算\s\up12(→(→)在向量s上的投影\s\up12(→(→)·s0;
(5)计算点A到直线l的距离d=\s\up12(→(PA,\s\up12(→).
二 点到平面的距离
如图,已知向量n是平面π的法向量,点P在平面π内,点A是空间中一点,试用向量\s\up12(→(→)在n上的投影表示点A到平面π的距离.
【提示】 d=|\s\up12(→(→)·|.
利用向量求点A到平面π的距离步骤:
(1)找到平面π的法向量n;
(2)在平面π内任取一点P;
(3)计算\s\up12(→(→)在向量n上的投影\s\up12(→(→)·n0; . ]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设空间两点,则
2、向量法在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设分别以这两异面直线上任意两点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为,与这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的向量为,则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是在方向上的正射影向量的模。 ]
4、向量法在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中 学 ]
(1)设分别以平面外一点P与平面内一点M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P到平面的距离d等于在方向上正射影向量的模。
(2)先求出平面的方程,然后用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点P(x0,y0, 0)到平面AX+BY+C +D=0的距离d为:d=
例1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F,G分别是AB,CC1的中点,求点D1到直线GF的距离. 1、空间中的距离包括: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异面直线直线间的距离,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这些距离的定义各不相同,但都是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来计算的。
2、距离的特征:⑴距离是指相应线段的长度;⑵此线段是所有相关线段中最短的;⑶除两点间的距离外,其余总与垂直相联系。
3、求空间中的距离有⑴直接法,即直接求出垂线段的长度;⑵转化法,转化为线面距或面面距,或转化为某三棱锥的高,由等积法或等面积法求解;⑶向量法求解。
3.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比如,为什么引入空间距离?怎样求空间距离?用向量法去求的优越性是什么?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探索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深化对空间距离求法的认识.
4.在教学中,要渗透符号化、模型化、运算化和程序化的思想.
5.教学中,应把立体几何问题作为学习向量法的载体,以向量法作为主要教学目标.
课堂检测内容 课本 50 页 练习 1, 课后作业布置 课本 50 习题 2-6 1, 2 预习内容布置 课本 49页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