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方言众多,但从古至今,使用汉语的各方言区都使用汉字,即使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以汉字作为官方文字。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大部分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
材料二: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中国热"的兴起,目前,"汉语热"正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升温。据统计,目前全球共有100多个国家的2 300余所高校开设汉语课程,而正在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数量更达3000万人之多。"汉语热"呈现出了强劲发展的势头,中国文化对全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材料三: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一种带有时代文化色彩的语言--网络语言,正在被青年人所热情演绎。诸如"88""3166""7456""BT""菜鸟""粉丝""玉米""凉粉"等;但这种语言却让家长和老师们很头痛,因为他们常常对孩子们随口蹦出的"语言"而不知所云。
材料四: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与苦难,也为我们留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
1、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有什么作用? "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的召开说明了什么文化道理?
2、汉字书写复杂,主张"汉字拼音化"甚至有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你赞同这种观点吗?说说你的道理。
3、结合材料四,说说你知道的史书典籍有哪些?我们的史书典籍有什么样的特点?
探究点二: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间虽经战乱和外敌入侵,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至今仍影响着中国人民和东亚各国人民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冲击。当今,我们还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争夺下一代的挑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得到什么启示
六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