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在后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材料三:"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陈独秀
材料四:在谈到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时,毛泽东同志说:"他们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精神,所谓的坏就是绝对的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都好"。
材料五: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李时岳
合作探究4:结合材料和课本P74第二段,请你谈谈前期新文化运动的实质和影响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期新文化运动)
1、背景
(1)国内:①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
②新文化运动造设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③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失败;④爱国知识分子探索救国道路的积极努力。
(2)国际:革命的胜利。
2、特点:宣传和介绍;
3、李大钊在中国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和《》等文章,大力宣传俄国十月革命,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号召人民向俄国学习,关注劳工的命运,成为在中华大地上第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的人。
4、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李大钊发表《》,比较全面系统地宣传。
(2)研究社团的出现:"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北京)、"俄罗斯研究会"(湖南)等
(3)一批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了:陈独秀、、邓中夏、瞿秋白和
建立的早期组织:中国的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由陈独秀领导的成立于1920年夏天的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4)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宣传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