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一丘一壑也风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然后得到这支妙笔。
二、阅读课文,探究根源
在我们对大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会的时候,如何用文字来把它表达出来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52页的"写法借鉴"的内容,看看这里告诉了我们哪些重要的信息?
明确:一.景物描写首先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二.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三、品读美文,总结方法
(一)第一支妙笔:用心观察,描摹绘形 。
(展示课件)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柔软的沙滩上还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他们浴着凉爽的海风,望着那缀满了星星的夜空,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愉快的笑声,不时地从这儿那儿飞扬开来,像平静的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那儿涌起的波浪。
请学生阅读并思考:
文中所写的景物,作者分别通过何种感官感知?这些景物能否真实反映"海滨""仲夏""夜"的特点,为什么?
明确:"轻飘飘"、"凉爽"的夜风,"柔软"、"残留着白天太阳炙晒的余温"的沙滩是借助触觉获得的,空气中"大海和田禾相混合的香味"是鼻子嗅到得的,"三三两两的人们"、"缀满了星星"的夜空时用眼睛看到的,"愉快的笑声"是用耳朵听到的。
事物的自然属性有多个方面,有视觉上的,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听觉上的,如"风轻悄悄的";有触觉上的,如"吹面不寒杨柳风",有质地上的等等。由此可见,如果能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眼、耳、口、鼻、舌去用心体会,然后将观察所得如实地描绘出来,客观景物的特征就能真实再现。
(二)第二支妙笔:巧用修辞,抓住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