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他自觉维护着旧制度旧思想。周围的人还没有勇气敢与他斗,所以都怕他,受他辖制。
师:两种"怕"的总根源是什么?
生:这两种"怕"表面上是矛盾的,总根源都是沙皇专制制度。别里科夫所依附的沙皇统治,一方面是极力加强反动统治,在全国造成了沉重压抑的气氛;另一方面又是行将灭亡,摇摇欲坠。
(这一过程教师重在启发、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在对网络资料的分析、处理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通过语言组织起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用几个带"可"字头的词语表达了对人物的感觉,并分析了别
里科夫可笑的外表,可憎的思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他可悲的婚姻和下场。
二.再请同学点击主页里的资源库,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网页资源对过程中第二课时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形成观点。3. 继续分析人物形象。4.结合俄国社会现实和别里科夫的性格特征,谈谈他具有那些二重性。5.谈谈别里科夫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这是全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全体学生都参与活动,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三.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推举发言人,回答问题,阐述观点。(有的问题在小组回答后,别的小组的同学可进行修正和补充,最后达成共识。在这个环节中,老师起了组织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 继续分析人物形象。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他可悲的婚姻和下场。 自始至终,作者只讲别里科夫的"婚事",不提他的爱情,为什么?
生:纯真的爱情是世最能激动人们心灵的生活内容之一,而装在套子里的别里科夫,从未透露过有活人感情的灵魂,他身上不可能产生爱情,实际上是丢失了生活权利的人。这门"婚事"是在别人撮合、怂恿、游说下昏了头的行为。
师: 在别理科夫"婚事"过程中写了几个相关情节?哪一个情节是故事的高潮?
生:漫画事件、骑车事件、当面交锋、一命呜呼;其中当面交锋是情节的高潮。
师: 在这个情节里,作者怎样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来刻画人物的?
生:这一部分描写的特点是,抓住人物的典型细节,用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出别里科夫顽固保守,诚惶诚恐,害怕新事物,反对生活中哪怕是微小变革的思想性格。例如:"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希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这荒唐的别里科夫的逻辑说明了他的思维方式和性格特点。再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师: 从这一部分看出华连卡姐弟是怎样的人?
生:他们是作为与别里科夫相对立的形象出现的,他们敢想、敢说、敢做,是新生活的主人,代表了一种新生的进步力量。
师:从他们和别里科夫的冲突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