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技法迁移
语言极富表现力
[文本回顾] 这篇文章同鲁迅的其他杂文一样,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法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这些语言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令其无法招架,如:"那么,又要'礼失而求诸野'了。夷人,现在因为想去取法,姑且称之为外国,他那里,可有较好的法子么?"这是对在本国先贤的理论破产后,试图向外国学习精神控制术的统治者的有力讽刺。
另外,语言表现力还体现在用字用词上,如"'二十四史'而多至二十四,就是可悲的铁证"中的"铁证"二字,"世上挺生了一种所谓'特殊知识阶级'的留学生"中的"挺生"等,这样的词语在文中俯拾即是,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
最后,语言极富调侃意味,在嬉笑怒骂之中揭示事物本质,如:"人能说话,已经是祸胎了,而况有时还要做文章。所以苍颉造字,夜有鬼哭。鬼且反对,而况于官?猴子不会说话,猴界即向无风潮,--可是猴界中也没有官......"
[技法点拨] 如何使你的语言富有表现力呢?
1.巧用修辞手法,展现出清新雅致之美
作文时,巧妙恰当的运用修辞手法,能使文章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让人乐于接受。比喻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例如:语文,好比一缕轻风,涤荡着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四季常春;语文,好比一轮骄阳,照耀着我的心灵,使我的世界光明永存;语文,好比一阵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使我的人生永不枯竭。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飘飘然......
该段文字连用比喻"轻风、骄阳、细雨",将语文的"奉献"精神展现得"触手可摸",形象可感;运用排比使文章充满诗意和韵味并具有行云流水之气派。
2.锤炼词语,活用句式,写出生动和谐之美
(1)锤炼词语。贾岛的"推敲"的故事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绿"的锤炼,可谓耳熟能详。
(2)活用句式。锤炼词语,准确使用动词和形容词,一定能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活泼起来。同样,恰当的活用句式,可以使文章产生韵律和谐之美。
各种句式的综合运用,灵活搭配,就能极大地提高作文语言的表现力,产生一种特殊的美感。
如:①杭州的春天是美丽的,瑞士的夏天是美妙的,济南的秋天是凉爽的。
②上帝把美丽的春天留给杭州,将艺术的夏天赐给瑞士,而把凉爽的秋天送给济南。
3.善用意蕴深厚哲理句,演化出无穷内涵之美
富有哲理的句子不仅画龙点睛,更使文章内涵丰富,让人回味无穷。
如:生活不一定要富有,但一定要和谐;不一定要热闹,但一定要自然;不一定要显达,但一定要融洽。
[技法运用] 《三国演义》的马谡志大才疏,不听诸葛亮的命令,痛失街亭。结合当今的某些人,重新认识一下马谡。用杂文的形式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批评当今为官的做法。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