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书,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自己感悟最深的段落。
2、全班交流。
3、指导学生带着感情读出作者"喜欢"的心情。(可采用自读、互读、对读、领读等形式,让学生从读中体会,感悟作者的情感。)
五、研读--质疑问难。
进一步研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先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重点体会以下问题:
1、"我喜欢的另一种花"是指什么?为什么?
2、我喜欢读信的原因是什么?从"泪光"二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出示第10自然段的两句话"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在书籍里面,我不能自抑地要喜爱那些泛黄的线装书,握着它就觉得握着一脉优美的传统,那涩黯的纸面蕴含着一种古典的美。历史的兴亡,事物的迭代本是这样虚幻,惟有书中的智慧永远长存。"联系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课文第12自然段省略号自成一段。它告诉了我们什么?这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课文中每段开头都反复用"我喜欢",段落中间也反复出现,这又表达了什么?
六、小结。
七、仿写课文
你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1、学生仿写。
2、全班交流。
八、全文总结。
【教学反思】
设计理念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从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选择上入手,引导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读法。教师的职责是唤醒学生的个性化意识,让学生面对文本时,能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阅读的个性就越能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