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物放大
化学杀虫剂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逐级积累和浓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就叫生物放大。
1.用概念图的形式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关系。
提示:
2.结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其作用,思考:
(1)组成生产者的生物除绿色植物外还有哪些生物?
提示:光能合成细菌,比如蓝细菌等。
(2)动物都是消费者吗?并举例。
提示:动物不都是消费者,比如蚯蚓、蜣螂属于分解者。
(3)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可以作为哪些成分?
提示:细菌因营养方式不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也可以是分解者,如自养型细菌是生产者,肺炎双球菌等寄生细菌为消费者,枯草杆菌等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则为分解者。
3.捕食食物链中不能出现的成分有哪些?
提示: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分解者。
4.食物链中箭头可以倒转吗?
提示:食物链中生物之间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不会倒转,因此箭头一定是从上一营养级指向下一营养级。
1.生态系统中各成分的地位与关系
(1)非生物成分:
主要包括无机物、有机物、气候、能源等,它们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生物成分:
①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转变成生物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有机物及其储存的化学能)的成分,如果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不能生存,所以说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也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前提。
②分解者,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没有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所以说分解者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也很重要。
③消费者,它一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另一方面也是对绿色植物加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