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美美与共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美美与共 教案第2页

人都活在文化杂交状态里,没有什么从一不二的纯粹,也就很难有什么文化的代表权。故"文化版图"以及列阵相攻式的"文化冲突",也只是在非常特定的范围里才有效。

每一种文化从来就不"纯",欧洲文化中的基督教就是从欧洲之外来的,其数学最初是从阿拉伯世界来的。这与中国文化夹"番"带"洋"的情况相仿。各种文化从?当然好。会不会有些资源会要丧失呢?那也是一定的。这就像世界上总会有人要死的。有人说:让中国文化死了算了。这当然也没有什么不可以,如你说的秦国灭了不就灭了么。很多东西失传了又怎么样?我们一般来说并不赞成对民族文化的守成态度,不想号召大家都当博物馆长。问题是,文化没有凭空的创造,文化的创造者总是需要利用一切有益的资源,为何独独要排斥中国这一份资源?一个人对身边的资源没有兴趣,那么他对遥远地域的文化兴致勃勃就那么真实?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凡是对西语、西学?在我看来,这位青年的西方观才是最为"中国"的,只是他对自己无形的小辫子不自觉罢了。

  2.《美美与共》教学PPT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导入。借助ppt,教师导语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观看ppt ppt出示课题 走近作者 观看ppt ppt简介作者。 过渡 听讲 题目讲解,导入新课。

导读课文

主导学生活动:

整体把握 速读、分层、概括、发言。 文章内容的选择比较规整,因此必须在相对的内容上找出长短优劣。这样,作者的意图就比较明显地展示出来。 课堂互动探究四题。 概括、发言。 逐步加强对文本具体内容的理解。

让学生充分讨论,展示。 主导学生思考:

本文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板书。 速读、思考、标注、发言。 除了之前所讲的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法,重点突出举例论证的方法。 拓展延伸:问题探究

思考、发言。 不要求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言之有理。 课堂反馈

主导学生活动:

当堂练习 练习、交流答案 内容附后,要求当堂完成后,生生、师生之间交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