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案6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3.2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教案6第3页

  

  课后练习

  1.农业机械向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作业方面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非洲的种植园

  B.荷兰的花卉种植

  C.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

  D.日本的水稻种植业

  2.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一组主导区位因素依次是(  )

  ①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②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③古巴的甘蔗 ④长江三角洲设商品粮基地

  A.①气候 ②市场 ③政策 ④地形

  B.①地形 ②市场 ③气候 ④政策

  C.①地形 ②土壤 ③科技 ④政策

  D.①水源 ②政策 ③气候 ④市场

  3.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国

  B.商品谷物农场都是家庭经营方式

  C.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有商品谷物农场

  D.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

  答案:1.C 2.B 3.C

  备课资料

  一、中国农业地理

  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性。为了因地制宜地实行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必须充分认识各地区自然、经济条件的特点,掌握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客观规律。

  (一)农业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中国农业自然条件的主要特点是:

  ①光热条件优越,地带性差异显著。中国国土共跨有8个温度带,各带温度条件不同,宜种农作物种类及熟制差别很大。但除高寒气候(青藏高原大部)外,76.5%的地区温度条件均较优越。夏半年大部分地区均可种植各种喜温作物。水稻、棉花的种植北界为世界最北。暖温带及以南地区农作物均可复种。

②水资源丰富而地区分布极为不均,特别是水土资源不平衡,给农业带来重大影响。东南部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和西北部的半干旱、干旱地区约各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东南部地区雨量充沛,雨热同期,极有利于植物生长。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森林分布在东部和南部地区。西北部地区降水不足,农业必须依靠灌溉。这就限制了农林业的发展,大部是草原和荒漠,成为天然的牧业地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河川径流量占全国的82.4%,而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