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特点
(1)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广、推动。
(2)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
(3)从农村起步,迅速向城市推进。
(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3.新中国所有制结构的三次变动
(1)1949~1956年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以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共存。土地制度方面,以土地私有向社会主义公有过渡。
(2)1956~1978年,以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统治地位;在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合作社形式。
(3)改革开放以来,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土地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尝试经营方式的变革。
1.(2018·4月浙江选考,12)改革开放对于现代中国的发展,犹如一次"壮丽的日出"。开启这一伟大历史转折的重要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答案 B
解析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故A、C、D项错误,B项正确。
2.(2017·11月浙江选考)1993年底,"绝大多数农产品的价格和经营均已放开,原来的粮食定量配给转变为市场供应,城市居民的粮票粮本全部取消。......市场价格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由1991年前的50.3%上升到93.8%,从而确立了市场价格在价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这从本质上体现了( )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稳步推进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D.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增加
答案 C
解析 1993年底,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决定了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故A错误,C正确;1984年10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