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福建专用):必修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福建专用):必修二 第三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4页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2.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解析】本题以海地、智利两次大地震为背景,主要考查地震、农业区位的选择。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根据两地的地理位置来判断两地地震的成因、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解答该题需要明确地震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影响其危害程度的主要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条件。第1题:因为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由此 可判断C正确;A项与图示海地位于大西洋矛盾;B项与图示海地震中位于美洲板块内部矛盾;D与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矛盾。

第2题:因为由图可知,两地国土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由此判断A正确; B与乙区位于40~60度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照不足矛盾;C项与甲区位于30~40度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相矛盾;D与甲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相矛盾。

【答案】1选C ,2选A

  (2010·山东文综·T1~2·8分)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解析】本题以我国城市化对农村及农业的影响为背景, 结合区域实际,考查考生灵活运用地理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考查农业区位选择和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解答该组题的关键是掌握和理解农业区位分析原理,备考中重点掌握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