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志变法
(1)商鞅:本名公孙鞅,后因在秦国变法有功,被封在商邑,故称商鞅。
(2)建功立业的首选目标:魏国。
(3)商鞅离魏奔秦:秦孝公下"求贤令",商鞅在"求贤令"的感召下来到了秦国。
(4)商鞅到秦国后:商鞅以变法强国之术游说秦孝公,商鞅的主张得到秦孝公的赏识。
2.取信于民
"南门徙木"在秦国引起轰动。
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正式实行变法。
三、强国之术
1.变法的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2.中心措施
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
3.变法内容
(1)第一次(公元前356年):
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加强对居民的管理。
②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③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2)第二次(公元前350年):
①废井田,开阡陌,实行土地私有制度。
②推广县制,废除分封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
③统一度量衡,规定全国都要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④"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推行"分异"令。
主题一 商鞅变法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