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民版必修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人民版必修2)第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A B C A D A B B 【知识结构】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一)形成阶段 (二)发展阶段 (三)繁荣阶段 (四)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电影:

 1.发展经过 2.电影媒介的特点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1.1958年诞生 2.改革开放后大发展

三、"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1.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情况 2.互联网的优势

【基础知识回顾】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一)形成阶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在华办报

2、1873年,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纸出现--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昭文新报》

(二)发展阶段

1.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梁启超在1896年创办的《时务报》。该报刊由梁启超主笔,猛烈抨击封建顽固派的因循保守,对推动维新运动起了很大作用。

2.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机关报,1905年11月创刊于日本东京。《民报》从一开始就以战斗的、批判的姿态出现在政治舞台。以孙中山名义发表的发刊词,第一次公开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民报》刊登的一系列文章以犀利的笔锋和严密的逻辑,从政治上、理论上、历史上对保皇派提倡的君主立宪以及清王朝的假立宪进行了系统的批判,同时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和革命党人的主张。《民报》在国内进步分子中广泛流传,也和国外进步舆论相呼应,对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起了巨大作用。

3.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

俄国十月革命后,在陈独秀、李大钊主持下,《新青年》逐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1923年6月,《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理论性机关刊物。这些时期的报刊已经成为有力的思想宣传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红色中华》报、《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

《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级机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