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体性:加速度、合外力和质量是对应于同一个物体的,所以分析问题时一定要确定好研究对象,把研究对象全过程的受力情况都搞清楚.
(2)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加速度是力这一外因和质量这一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矢量性:加速度与合外力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始终相同,加速度的方向唯一由合外力的方向决定.
(4)瞬时性:物体的加速度跟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之间存在着瞬时对应关系,加速度随合外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5)统一性:牛顿第二定律是实验定律,通过实验得出F∝ma,写成等式为F=kma,其中k为比例系数.为使k=1,力、质量、加速度的单位必须统一使用同一单位制(通常使用国际单位制).
(6)相对性:定律中的加速度是以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所量度的,即定律仅在惯性系中成立.
(7)独立性: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每个力都独立地产生一个加速度,且力和加速度之间仍遵循牛顿第二定律,就好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
(8)局限性:牛顿第二定律中只能解决物体的低速运动问题,不能解决物体的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2.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关系
(1)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牛顿第二定律F=0时的特殊情况,因为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一种理想情况,有其自身的物理意义和独立地位,同时还引入了惯性的概念.
(2)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第一定律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而完善了力的内涵,但没有说明力是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而第二定律则进一步定量地给出了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揭示了力和物体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3)要研究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什么运动,必须知道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研究力学的出发点,是不能用牛顿第二定律来代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