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先生博学多能,兼通数国外语,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做出了卓越成绩。解放前出版的著作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用英文撰写的《十六、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里的中国》,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文论及诗文评论《谈艺录》。其中《围城》有独特成就,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出版。
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
(-)(1)总:谈中国诗的方法。
(2)一般发展特点
(3)篇幅短小
(4-5)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6)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7)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三)(8)总:中国诗和西洋诗相通。
说明:课文第37页"口吻情景和陶渊明、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前空出两格,似为单独一段,疑为排版所误,本人将此并入第7段,于是全文为8个自然段。
四、学习论证方法
(一)对比论证:
项 目
中 国 诗
外 国 诗
发展特点
没有史诗,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中国诗是早熟的。
先有史诗,次有戏剧,最后有抒情诗。
特征
篇幅短小。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篇幅相对较长。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诗用疑问语气作结束的比西洋的任何一诗来得多。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
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